您当前位置:首页 > 《大盘山榧极小种群保护种苗繁育技术规范》《象鼻兰野外回归与监测技术规程》《象鼻兰制种技术规程》三项团体标准顺利通过审评

《大盘山榧极小种群保护种苗繁育技术规范》《象鼻兰野外回归与监测技术规程》《象鼻兰制种技术规程》三项团体标准顺利通过审评

  发布时间:2025-06-09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107    

WechatIMG6823.jpg

  2025年6月8日,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在杭州组织召开《大盘山榧极小种群保护种苗繁育技术规范》《象鼻兰野外回归与监测技术规程》《象鼻兰制种技术规程》三项团体标准审评会。

  生态系统中小种群通常扮演着关键角色,小种群保护有助于延缓物种灭绝,维护生态平衡‌,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大盘山榧极小种群保护种苗繁育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由浙江农林大学牵头制定,以红豆杉科极小种群大盘山榧为对象,对其濒危机制、保护策略、种苗繁育开展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标准经过内部研讨、修改和公开征求意见,形成标准送审稿。

wps_doc_0.png wps_doc_1.png


  象鼻兰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兰科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因生境退化与人为干扰,其野生种群濒临灭绝。为规范其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效恢复其自然种群并实现长期保护,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牵头制定了《象鼻兰制种技术规程》和《象鼻兰野外回归与监测技术规程》两项团体标准。标准经过内部研讨、修改和公开征求意见,形成标准送审稿。


  会上,标准编制组介绍了标准编制的背景、编制过程及标准的主要内容,专家对团体标准的内容进行了审查,一致同意通过审评,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后续标准编制组将根据审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发布。


微信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