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技能培训 > 线下培训 >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2024年碳核算与产品碳足迹省级高研班圆满结束

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2024年碳核算与产品碳足迹省级高研班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4-07-06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5865    

wps_doc_0.jpeg

  根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印发 2024 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的通知》(浙人社办发〔2024〕9号)文件要求,7月3日至5日,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和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在杭州举办了2024年碳核算与产品碳足迹省级高研班。

  本次高研班为期三天,邀请浙江农林大学及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多位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围绕“双碳”背景下新视角和新观点进行授课,并安排学员于第三天下午现场观摩浙江农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wps_doc_1.jpeg 

  浙江农林大学碳中和学院副院长王懿祥教授作开班动员,他表示随着双碳政策的深入推进,双碳经济行业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希望学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低碳发展上贡献力量,积极推进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wps_doc_2.jpeg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王懿祥以《碳核算与产品碳足迹政策解读》为题,讲解时代背景、最新政策及数十例碳足迹相关标准和典型案例,由深入浅使学员了解碳核算与产品碳足迹的宝贵经验和示范。

wps_doc_3.jpeg

  浙江农林大学史琰以《碳核算指南及要求》为题,讲授企业碳排放核算基本准则、国家MRV体系建设现状和企业数据监测及报送。史琰老师的课程别出心裁、形式新颖,在讲授之前,让学员以小组为单位,以不同关键词参与互动,了解学员知识掌握程度并进行有针对性地阐述,有效提高了课程效果。

wps_doc_6.jpeg

  浙江农林大学张成从气候变化背景、低碳转型现状和低碳发展前景入手,深入解读和分析了从“碳足迹”到“碳标签”的产业链绿色低碳升级,从碳足迹标签到低碳生产转型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艰巨任务,以及落实政策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机遇和路径。

wps_doc_7.jpeg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张艳梅作《企业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授课,从专业性角度详细讲授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深度阐释CBAM形成的政策背景和目标,详细解读CBAM计划、影响和出口企业应对CBAM的措施,帮助学员全面、深入了解CBAM,为企业应对碳关税、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wps_doc_8.jpeg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顾光同从金融视角作《中国碳市场及碳普惠发展与实践》授课。从碳市场的概述到碳交易原理与机制,再到碳普惠的相关内容进行多角度观点分享,同时结合碳普惠典型实践,深入解读当前碳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碳普惠工作新思路。

wps_doc_9.jpeg wps_doc_10.jpeg

  7月5日下午,浙江农林大学教授钱志权带领全体学员现场观摩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了解研究院产出的学术理论和智库成果。随后,各学员进行研讨交流。特别安排的研讨交流会更是激发了学员之间的热烈探讨,大家就“双碳”背景下企业面临的数字化转型挑战与机遇交换见解,碰撞出诸多创新思路与合作机遇。

wps_doc_11.jpeg

  为期三天的高研班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线下讲授与现场观摩相结合,为企业学员提供大量新信息,学员纷纷表示,通过三天的研修对国家双碳战略和绿色低碳发展有了更深刻认识,提升了碳减排工作专业能力和水平,为今后在碳排放、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领域更好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协会将通过培训、实践和交流活动,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全面精细的服务,为企业技术创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搭建学习交流和合作共赢的平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不断贡献力量。

 

微信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